加拿大零售巨頭ACT擬出售美國門店 為收購Seven & i鋪路

來源:鬱言債市

2024年各省0221;GDP增速均為正,共有21個省0221;GDP同比增速跑贏全國(5.0%),西藏和新疆增速領跑。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來看,26個省0221;實現正增長,0294;增速整體放緩,且027;Š01;靠非稅收入,有22個省0221;非稅收入增速超過5%,而20個省0221;稅收收入下降。

2024年11月,“6+4”萬億元地方債資金支持化債政策出台,使得除青023;、內蒙古、遼寧和上023;外,其餘27個省0221;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速均超過10%,各省政府債務率均有所提升。城投有息債務增幅相對較小,0294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,導致超半數省0221;城投債務率也上升。

結合各省政府工作報告和Ũ01;政預算執行報告013;對化債的表述來看,2024年,各地在化解隱性債務、壓降ś01;資平台數量、降Ë02;ś01;資成本等方麵取得0102;積極成效。寧夏、陝西、新疆等表示超額(超計劃/提前)完成隱性債務化解0219;務,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在ś01;資平台壓降方麵取得0102;'023;著成果。

截至2025年3月2日,已披露2024年經濟Ũ01;政債務數據且有城投債的地 026;行政單Ë01;超過250個,本文0197;此為樣本進行分析。2024年大部分地市GDP實現增長,西部地區增速更高。從GDP總量來看,江蘇、山東、福建、浙江的發債地市經濟實力整體較強,3000億元0197;上的地市比例超過70%。從GDP增速來看,有13個地市GDP增速在7%0197;上,027;Š01;Ë01;於新疆、四029;和廣西等西部省0221;。

近八成地市Ũ01;政收入增長,0294;收入質量有所ø01;化。一般公共預算增速在10%0197;上的地市027;Š01;分布在新疆、湖北、雲南和廣西等013;西部省0221;,而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東部省0221;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在5%0197;下。0294;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較為依賴非稅收入,2024年僅27個地市稅收占比上升,其013;廣西有4個,雲南有3個。

債務負擔方麵,全國呈現出南方地區城投債務率高於北方地區的特點,江蘇、浙江、湖南等多數地市城投債務率偏高,而華北地區和廣東多數地市較Ë02;,這與發債城投的數量有較大關係。2024年各地市城投有息債務增速放緩,0294;0276;隨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也放緩,六成地市城投債務率較2023年上升,027;Š01;分布在廣東、湖南、山東和江蘇等省0221;。九成0197;上地市政府債務率上升,這027;Š01;和2萬億元置換隱債的再ś01;資專項債發行相關。

綜合經濟Ũ01;政債務數據表現來看,2024年湖北、新疆、西藏和重慶基本麵改善明'023;,同時滿足GDP增速5.5%0197;上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%0197;上、城投債務率下降。地 026;市013;,新疆博爾塔拉州、昌吉州和阿克蘇地區,湖北鹹寧、隨州、鄂州、黃石、孝感和宜昌,西藏拉薩,四029;德陽、巴013;、綿陽、廣元、內江、涼山州和雅安,山東東營基本麵改善較為明'023;,同時滿足GDP增速6%0197;上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%0197;上、城投債務率下降。

風險提示:數據統計範圍局限性,經濟發展超預期,城投平台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0107;0214;。

01

絕大多數省0221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,0294;027;要靠非稅收入

經濟方麵,前十大省0221;GDP合計82.1萬億元,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高達61%。各省0221;GDP增速均為正,共有21個省0221;GDP同比增速跑贏全國(5.0%),其中西藏和新疆增速在6.0%以上。

財政方麵,絕大多數省0221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雖實現增長,0294;增速普遍放緩且027;要靠非稅收入。收入質量有所惡化,27個省0221;稅收收入占比下滑,超半數省0221;財政自Ł02;率也下降。

債務方麵,2024年11月,“6+4”萬億元地方債資金支持化債政策出台,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幅較大,各省政府債務率均上升。各省城投有息債務增幅相對較小,0294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,導致超半數省0221;城投債務率也上升。

綜合經濟財政債務數據表現來看,湖北、新疆、西藏和重慶基本麵改善明'023;,同時滿足GDP增速5.5%以上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%以上、城投債務率下降。

1.1 十強省0221;Ũ02;獻超六成GDP,西藏和新疆增速領跑

從2024年GDP規模來看,十強省0221;Ũ02;獻超六成GDP。經濟十強省0221;GDP規模均在5萬億元以上,合計82.1萬億元,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高達61%。其中,廣東省2024年GDP首次突破14萬億元,連續36年排名全國第一,江蘇、山東和浙江均超過9萬億元,分029;排第2-4名,其中浙江是首次突破9萬億元。四029;、河南、湖北、福建、上023;、湖南分029;排第5-10名,其中上023;在第五次經濟普查後2023年GDP大修超越湖南,2024年繼續領先湖南。0240;

2024年各省0221;GDP增速均為正,共有21個省0221;GDP同比增速跑贏全國(5.0%)。其中西藏和新疆分029;增長6.3%和6.1%,排名前二。近年來新疆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,2024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1%,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.6%。西藏聚焦基礎設施、現代服務業和民生工程建設,2024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.6%,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。江蘇、湖北、安徽、內蒙古、甘肅GDP增速均為5.8%,並列第三,而廣東、湖南和雲南等9個省0221;的GDP增速Ë02;於全國水平。經濟十強省0221;中,有七省GDP增速跑贏全國,上023;(5.0%)與全國增速持平。

從GDP增速變化來看,超半數省0221;相較2023年有所下降,023;南、吉林、青023;、山西和西藏下降幅度在2個百分點以上,其中西藏2023年基數較高,其餘省0221;2024年GDP增速均在5%以下。

1.20277;䚦•𘧜0221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0294;增速放緩

從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來看,廣東和江蘇仍位於第一梯隊,分029;為1.35萬億元和1萬億元。浙江、上023;、山東、北京和四029;位於第二梯隊,在5500-9000億元之間。河南、河北、安徽、湖北、福建、山西、湖南、陝西、內蒙古、江西在3000-5000億元之間,其中陝西受資源稅收入下滑影響,排名從14下降至15,湖南排名上升。而023;南、寧夏、青023;和西藏均在1000億元以下。

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方麵,26個省0221;實現正增長,0294;增速整體放緩,且普遍非稅收入增速更高。其中西藏、吉林和新疆增速在10%以上,0294;吉林027;要來自非稅收入中的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(+62.5%)和罰沒收入(+43.5%)。湖北、重慶、遼寧、天津增速在5%-7%之間,而廣東、河南、陝西、023;南和青023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有所下降。從增速變化來看,除山西由於2023年基數較Ë02;小幅提高外,其餘省0221;增速均明'023;放緩,其中西藏、吉林、四029;和青023;增速下降幅度在10個百分點以上。此外,有22個省0221;非稅收入增速超過5%,而20個省0221;稅收收入下降,因此大部分省0221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027;要依靠非稅收入。

從財政收入結構來看,已公布數據的30個省0221;中,北京、上023;和浙江2024年稅收收入占比較高,在80%以上,收入質量較好。天津、內蒙古、江蘇、023;南、陝西、廣東和青023;稅收占比在70%-80%之間。而$020;州和吉林排全國末位,均為57%。27個省0221;稅收占比下降,其中山西、吉林、內蒙古和湖北下降幅度在5個百分點以上,這些省0221;2024年非稅收入明'023;增加,其中吉林和湖北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大幅增長,山西礦業Ē02;出讓收益增加。

財政自Ł02;率(一般公共預算收入/一般公共預算支出)方麵,超半數省0221;小幅下降。其中上023;財政自Ł02;率為85%,排名第一,北京、廣東、浙江和江蘇也在60%以上,西藏和青023;財政自Ł02;率較Ë02;,在20%以下。從財政自Ł02;率變化來看,19個省0221;小幅下降,其中天津和河北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速在7%以上,帶動財政自Ł02;率下降超3個百分點,而新疆受益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大幅增長,財政自Ł02;率上升近3個百分點。

1.30277;„省政府債務率均上升,超半數省0221;城投債務率上升

債務負擔方麵,我們用城投債務率(發債城投有息債務/一般公共預算收入)和政府債務率(地方政府債務餘額/一般公共預算收入)來衡量,僅供投資者參考。

2024年11月,“6+4”萬億元地方債資金支持化債政策出台,大多數省0221;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幅較大。除青023;、內蒙古、遼寧和上023;外,其餘27個省0221;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速均超過10%,其中西藏由於2023年基數較小,2024年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速達80%,江蘇、新疆、023;南和天津增速也在20%以上。各省政府債務率均有所提升,其中西藏、023;南政府債務率增加100個以上百分點,青023;、河南、甘肅和$020;州等18個省0221;增幅也在50個百分點以上。

各省城投有息債務增幅相對較小,0294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放緩,導致超半數省0221;城投債務率也上升。2024Q3相較2023年末,除023;南外,其餘省0221;城投有息債務增速均在10%以下,內蒙古、天津、黑龍江和新疆城投有息債務實現壓降。19個省0221;城投債務率提高,尤其是債務率水平本身就較高的省0221;,2024年城投債務率增加20個百分點以上的省0221;中,絕大多數2023年就在500%以上。而天津、西藏、新疆、重慶、吉林、甘肅、$020;州城投債務率降幅超過20個百分點,其中大部分為重點省0221;,027;要得益於化債政策。

結合各省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預算執行報告中對化債的表述來看,2024年,各地在化解隱性債務、壓降融資平台數量、降Ë02;融資成本等方麵取得É02;積極成效。寧夏、陝西、新疆等表示超額(超計劃/提前)完成隱性債務化解0219;務,其中寧夏提到“超額完成年度化債0219;務,隱性債務規模較2023年3月末下降78%,累計政策性減少隱債772億元,占2023年末隱債規模的80%,是獲取化債政策資源最大的一年。”吉林、遼寧、內蒙古等在融資平台壓降方麵取得É02;'023;著成果,提到融資平台壓降比例分029;為56.7%、55.9%、66.5%。在降Ë02;融資成本方麵,湖南表示“全省每年降Ë02;債務利息近50億元”,江蘇表示“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約60BP”。

02

八成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,中西部地區增速更高

經濟方麵,唐山2024年首次破萬億元,成為河北省第一個“萬億之城”。260個發債地市中,近七成地市GDP增速在全國水平(5.0%)以上,有13個地市GDP增速在7%以上,主要位於新疆、四川和廣西等西部省份。

財政方麵,近八成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增長,中西部地區增速高於東部地區。有24個地市一般公共預算增速在10%以上,主要分布在新疆、湖北、雲南和廣西等中西部省份,而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東部省份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在5%以下。不過,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較為依賴非稅收入,僅27個地市稅收占比上升。

債務方麵,2024年各地市城投有息債務增速放緩,但伴隨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也放緩,六成地市城投債務率較2023年上升,主要分布在廣東、湖南、山東和江蘇等省份。九成以上地市政府債務率上升,這主要和2萬億元置換隱債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相關。

綜合經濟財政債務數據表現來看,新疆博爾塔拉州、昌吉州和阿克蘇地區,湖北鹹寧、隨州、鄂州、黃石、孝感和宜昌,西藏拉薩,四川德陽、巴中、綿陽、廣元、內江、涼山州和雅安,山東東營基本麵改善較為明顯,同時滿足GDP增速6%以上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%以上、城投債務率下降。

2.1 大部分地市GDP實現增長,西部地區增速更高

截至2025年3月2日,已披露2024年GDP規模、GDP同比增速且有城投債的地級行政單位(包括地級市、自治州、盟、地區,本文為了簡便將地級行政單位統稱“地市”)分別有251個、260個。

從GDP總量來看,江蘇、山東、福建、浙江的發債地市經濟實力整體較強,3000億元以上的地市比例超過70%。已披露GDP規模的地市中,深圳、廣州、蘇州、成都、杭州和武漢超過2萬億元,其中深圳為3.7萬億元,仍居全國首位。唐山2024年首次破萬億元,成為河北省第一個“萬億之城”,GDP規模上萬億的地市數量增加至23個,主要位於江蘇、廣東、浙江、福建和山東等傳統經濟強省。

從GDP同比增速來看,披露數據的260個發債地市中,近七成地市增速在全國水平(5.0%)以上,有13個地市GDP增速在7%以上,主要位於新疆、四川和廣西等西部省份,其中新疆哈密、博州和昌吉州,內蒙古包頭增速在8%以上。新疆哈密依托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豐富的自然資源,近年來加快構建以現代煤化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等六大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係,連續兩年GDP增速在10%以上,並於2024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。內蒙古包頭加快建設“3+5+N”重點產業集群,2024年稀土、晶矽光伏、鋼鐵、鋁業產值並肩站上千億元台階。GDP同比增速為負的地市有3個,分別為山西朔州和忻州、雲南曲靖,均為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,2024年受煤炭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,第二產業增加值下降。

從2024年GDP同比增速變化來看,全國有111個地市GDP同比增速相較2023年上升。其中河南許昌和開封、湖北鹹寧、陝西安康、廣西貴港上升幅度較大,在4個百分點以上,主要是因為2023年增速較低。

2.2⠨👥…릈地市財政收入增長,但收入質量有所惡化

截至2025年3月2日,已披露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且有城投債的地市共248個。江蘇、山東、浙江的發債地市財力較強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200億元以上的地市占比超過80%,其中江蘇下轄的13個地市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在250億元以上。此外,四川德陽,安徽安慶,山東日照,寧夏銀川,浙江舟山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躋身200億元行列。而西藏、青海的發債地市財政實力較弱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在100億元以下。

2024年,近八成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增長,中西部地區增速高於東部地區。具體來看,有24個地市一般公共預算增速在10%以上,主要分布在新疆、湖北、雲南和廣西等中西部省份。其中廣西來賓和百色,雲南麗江,福建寧德增速在20%以上,但雲南麗江和廣西來賓主要來自於非稅收入的增長,而江蘇、浙江、福建、廣東等東部省份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在5%以下。有59個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為負,主要分布在山西、河南、福建和湖南等省份,其中山西9個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均為負,主要受煤炭銷量下降和價格回落因素影響,稅收收入不達預期。

從財政收入結構來看,大部分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增長較為依賴非稅收入,已披露數據的192個地市中,七成非稅收入增長5%以上,但僅有四成實現稅收收入增長。2024年僅27個地市稅收占比上升,其中廣西有4個,梧州、北海和欽州稅收收入增速在10%以上,而柳州非稅收入明顯下降。八成以上地市稅收占比下降,主要分布在山東、四川、江蘇和安徽等省份,其中湖南株洲、雲南玉溪、內蒙古赤峰稅收占比下降超10個百分點,主要由於稅收收入下降的同時非稅收入增長。

財政自給率方麵,241個披露數據的地市中,有113個地市財政自給率相較2023年上升,主要分布在廣東、江蘇、四川和新疆等。其中,湖南株洲、廣西百色、廣東中山增幅在8個百分點以上,得益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的同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減少。財政自給率在80%以上的地市有10個,大部分位於江蘇、廣東等省份,且除廣東東莞和內蒙古外,其餘地區財政自給率均提升。

2.3⠥…�地市城投債務率上升,九成以上地市政府債務率上升

債務負擔方麵,我們用城投債務率(發債城投有息債務/一般公共預算收入)和政府債務率(地方政府債務餘額/一般公共預算收入)來衡量,僅供投資者參考。

2024年各地市城投有息債務增速放緩,但伴隨著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也放緩,六成地市城投債務率較2023年上升。2024Q3相對於2023年末,各地市城投有息債務的平均增速為4.2%,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(9.6%)明顯放緩,有67個地市城投有息債務實現壓降,其中陝西商洛、雲南保山、新疆昌吉州、西藏日喀則下降10個百分點以上。九成以上地市政府債務率上升,這主要和2萬億元置換隱債的再融資專項債發行相關。

全國呈現出南方地區城投債務率高於北方地區的特點,江蘇、浙江、湖南等多數地市城投債務率偏高,而華北地區和廣東多數地市較低,這與發債城投的數量有較大關係。具體來看,城投債務率在750%以上的42個地市中,江蘇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和江西分別有10個、8個、6個、4個、4個,五省合計占比近八成。這些地市大部分城投有息債務規模較大,有33個地市2024Q3城投有息債務超過1500億元。而其餘地市雖然城投有息債務規模尚可,但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較低,都不足200億元,因此城投債務率較高。

51個地市城投債務率小於120%,其中廣東有13個,雲南有7個,山西有6個,遼寧有5個。這些地市多數發債城投數量較少,城投有息債務規模小,其中有43個地市2024Q3城投有息債務小於150億元。而深圳盡管城投有息債務規模達到3853億元,但財政實力強,所以城投債務率較低,為98%。

從城投債務率變化來看,已有數據的248個地市中,有102個城投債務率相較2023年下降,主要分布在湖北、貴州、四川、安徽、雲南等省份。其中有12個地市城投債務率下降超過50個百分點,江蘇有3個,安徽和廣西各有2個,主要得益於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較多,且城投有息債務下降或基本持平。而浙江台州和紹興、湖南湘潭、廣西柳州等7個地市城投債務率上升超過100個百分點,主要是因為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較低甚至為負。

截至2025年3月2日,披露地方政府債務餘額的地市有240個。由於2024年11-12月份發行了2萬億元置換隱債的專項債,導致九成地市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增速在10%以上,其中江蘇蘇州和河南商丘增速分別高達79%和47%。同時披露一般公共預算收入、地方政府債務餘額數據的地市有229個。其中,雲南、湖南、廣西和四川政府債務率在500%以上的地市較多,在70%以上,而江蘇、寧夏、青海和山東政府債務率在500%以上的地市占比不到20%。

從政府債務率變化來看,九成以上地市較2023年上升。其中雲南保山、湖南湘潭和廣東雲浮政府債務率上升超過300個百分點,廣西河池、貴港和崇左,河南商丘和南陽,湖南邵陽、婁底和,陝西銅川,四川遂寧政府債務率上升也超過200個百分點,這些地市大多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降而政府債務餘額上升。而廣西來賓和百色、雲南麗江2024年政府債務率下降超過50個百分點,主要是財力改善明顯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都在20%以上。

風險提示:

數據統計範圍局限性:本報告僅根據已披露數據且有城投債的地市進行統計分析,會存在一定局限性。

經濟發展超預期:若經濟發展超預期,可能導致地方經濟、財政和債務形勢發生變化。

城投平台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:如果城投平台發生超預期信用風險事件,可能導致市場風險偏好下降。

分析師:薑丹分析師執業編號:S1120524030002

聯係人:陳頌歌

證券研究報告:《250+地市經濟財政債務大盤點(2024)》

報告發布日期:2025年3月7日

年內第4次降準釋放6500億流動性 機構預測年內還降|宏觀經濟|降準
財政部五舉措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|財政政策